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

2018.5.12~19-新馬自由行-新加坡篇

三訪星國,2012.9  2015.5  2018.5

三年一會的概念,成員從2012單打,2015雙打,2018三人行算是有些進步。

和前兩次最大的不同是,航班這次選擇了酷航,先前兩次則是捷星。

787 舒適度自然是完勝 A320的,至於航班時間,只有紅眼和非常紅眼的差別了。

酷航  TR-897 01:35~06:00
捷星  3K-722 19:55~00:35(+1)

仔細看看,還是酷航好些,至少到了後有地鐵進市區了。

搭機前先用台企銀刷機票搭配的PP卡進了趟桃機的環亞貴賓室吃牛肉麵當宵夜,吃飽喝足等上機。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5/12  TPE->SIN  牛車水 小印度 無招牌海鮮

06:00 紅著眼睛抵達璋宜機場 T2 後,老規矩不急著入境。先晃晃這座我所來過最大最有趣的機場。

不同於前兩次得花整個半夜摸索機場,這次走快攻路線,直撲JCB卡可以免費用的環亞貴賓室吃早餐&極速補眠充電。

璋宜機場清晨的Plaza Premium Lounge人潮不多,位置舒適,食物也算OK,三年前不懂得來這裡度過漫漫長夜真是可惜了些。

龜到10點左右,體力條60%後,我們回到二航入境新加坡了,也順利在行李轉盤旁找回了我們的行李,大概是龜的時間不夠,行李還沒被丟到LOST&FIND。









買好EZ-LINK,駕輕就熟的進市區,先去Aljunied 站走路10分鐘的Bright Star Hotel放行李。

輕裝上陣後,我們來到了牛車水,先來碗松發肉骨茶吧。

本身幾乎不吃豬肉的我,點了碗豬肝湯意思一下,至於家母則是對湯頭讚不絕口。

很好,第一餐沒有搞砸,相信是松發的重胡椒味很對老母的胃。

在唐城坊裡的松發肉骨茶,週六中午排隊大概15分鐘左右,吹著冷氣排隊,很OK的。

點了三碗湯頭加油條,台幣500有找,觀光客搭配當地物價,可以接受。









輕午餐結束後,從牛車水開始感受新加坡的熱,和五月初的台北比起,真的有夠熱。

簡單的繞一繞後,實在不敵炎熱,搭捷運往下一站-小印度前進。

不得不說,新國捷運站冷氣滿厲害的,是個消暑的好地方,然後手扶梯速度比台北快。

來到小印度後,就是個很多印度人和香料的地方,因為肚子還很飽,這次就沒去吃印度甩餅了。

同牛車水,一樣不敵炎熱,繞一圈後紅眼班機的疲勞感出現了,這次偷懶些,使用傳說中在東南亞擊敗UBER的GRAB回到旅館CHECK IN,小躺一下回氣。

趕在天黑前去試試"無招牌海鮮",3個人點了隻辣椒螃蟹和小饅頭。

辣椒螃蟹這東西,真的是很下飯,口味自然是偏重的。但身為螃蟹苦手的我們,這三千多台幣的一餐實在是不適合我們,就當吃個經驗囉。







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5/13  天天海南雞飯  Sentosa 步行入島  濱海灣天空樹 金沙酒店日夜景

早安新加坡,睡飽後開始跑行程當然比紅眼班機落地後硬拼踏實多了。

就用一頓豐盛的早餐-天天海南雞來揭開序幕吧。

我們吃的是勞明達地鐵站EW11附近美食街的分店,和麥士威熟食中心的本店比起,都很好吃,但有冷氣吹,無價。





上午的新加坡雨勢一陣一陣忽大忽小的,飽食完後我們來到VIVO CITY,要入Sentosa島。

雖然帶長輩沒有排環球城的行程,但我覺得走走步道,拍拍大地球也無妨,於是還是入島了。

沒入環球的Sentosa行程,其實滿悠哉的,就拍拍照,然後搭單軌回到VIVO CITY,出島的單軌是免費的。走路入Sentosa,單軌出Sentosa,省錢計畫無誤。















回市區後,沿著新加坡河從克拉碼頭一路逛到濱海灣這。大白天的,兩旁的飲食店開的並不多,走走停停拍拍照後,我們到了能夠目視金沙酒店的距離了。

我們選擇從螺旋橋這一側走到酒店賣場前的廣場。美食街稍加覓食後,花了些時間迷路加探路,終於走到了酒店後的濱海灣花園欣賞天空樹了。

依稀記得好像是先搭手扶梯到地下層,然後換到靠右邊的手扶梯,旁邊有一個大漏斗的那個手扶梯回到地面層,這邊才有往樓上的手扶梯,上樓後接連通道觀賞天空樹。原本的手扶梯到了金沙酒店一樓後就卡關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看完天空樹後,離夜晚廣場前的水舞秀時間還很久,想到還沒和對面一海之隔魚尾獅照相,於是朝螺旋橋另一邊繞一圈去照相。

這段距離搭配新加坡的炎熱,只能說剛經過時沒先照相整個犯蠢。僅存的腳力已經無法走回對面廣場看水舞秀了,只能安慰自己說黃昏景和燈光秀也不賴。

夜晚新加坡的一場大雨,搭配GRAB尖峰時段的加價,以及一直無法順利叫到車,我們只好選擇了搭地鐵加走路回旅館,今天的步行里程有點過份了。








 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5/14  珠寶盒纜車  亞洲大陸最南端  
輝田雞粥

旅館沒有附早餐的好處大概就是多了次體驗當地小吃的機會,今天的早餐是旅館附近的龔氏雲吞麵,google map評價不差,實際吃起來,還是乾的比較對味。大熱天的戶外美食,搭配冷飲,標準新馬的平價小吃型態。

今天的行程又是入Sentosa島,差別在於這次是搭珠寶盒纜車,入島最貴的交通方式。在臺灣買好票現場兌換會比現場買便宜許多。

https://www.onefabergroup.com/singapore-cable-car-sky-network

老規矩搭地鐵來到VIVO CITY後,步行約10分鐘來到纜車站,和昨天時間差不多,但天氣明顯好多了,就是個日常的艷陽高照,很適合拍照的天氣。

周一上午的人潮不多,我們這台纜車搭了5人,不算擁擠。纜車裡只有電風扇,大白天的是有些熱,也許晚上搭配夜景會是更好的選擇。搭纜車的賣點就是居高臨下的空中視角,搭配今天的好天氣,就是把握在空中的時間,盡情拍照了。















入島後,由於纜車有兩條路線-Mount Faber Line 和 Sentosa Line,所以要轉個車,步行約5分鐘內。 轉乘Sentosa Line的纜車時,最大的不同就是纜車顏色很鮮豔,很潮,我們搭到Siloso Point Station後,轉搭免費的海灘線列車前往亞洲大陸最南端。

亞洲大陸最南端-三訪新國,每次都會來到這裡,因為名字看起來很厲害。實際上外海停滿了貨輪,也是另一種景致。走過吊橋來到觀景台後,別忘了回頭照照吊橋吧,吊橋本身就美美的,至於沙灘也是滿乾淨的。














纜車的套票並不是搭到飽的,而是每條路線都能搭一次來回,於是我們再次搭上了彩色纜車,把握在空中看到的景色。在島上除了環球影城外,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刺激的遊戲可以玩,只要你肯付錢。至於我們就在纜車上看看,過個乾癮。

出島後,秉持著搭好搭滿的原則,我們搭到了最後一站-Mount Faber Station,其實也才三站而已。 出站後迅速被人潮和炎熱擊敗,3分鐘快閃搭回HarbourFront Station,走回VIVO CITY覓食,結束纜車之旅,順便完成旅外必備任務-買泡麵。

百勝廚新加坡叻沙拉麵-當地買一包約60台幣,台灣超市進口價格大概是X2,一包台幣100元的泡麵無誤...













三年前的旅遊心得告訴我,東南亞的下午其實滿適合回飯店小龜一下的,新加坡地鐵也不貴,住的地方不要太不順路的話,可以休息一下再出發。

休著休著,也懶的出發了,畢竟是帶爸媽,是個累了就休息,該吃飯得吃飯的行程啊。所以三訪新加坡,我的夜間動物園又殘念了,難得這次有分母可以分攤計程車費了。只能指望下次了,有朝一日的概念。

肉骨茶,海南雞,辣椒蟹,田雞,出發前預設一定要吃的料理,終於來到最後的晚餐田雞料理了,不同於3年前選擇的9巷田雞,這次我們吃明輝田雞粥,GOOGLE MAP表示,4.1顆星。

菜單上寫著,一隻8新幣,買2隻送一隻,也就是3隻16新幣的意思。一時間天真以為,喔喔,那一隻宮保,一隻蔥爆,一隻作田雞粥,完美!但其實是三隻16新幣放同一甕一種口味,一隻也真的小小的沒啥肉。

點餐時在此放了一個嚴重的失誤,我們點了宮保和蔥爆田雞加上炒青菜,就是沒點田雞粥,又是一個很下飯的晚餐,整個超重口味,不過口感還是不錯,可惜吃完後也沒那個胃加點田雞粥了。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5/15  新加坡->馬六甲 第二通道

既然是新進馬出,陸路通關絕對是個不錯的選項。網路上的小建議是,平日上班時間馬來西亞 TO 新加坡很塞,因為很多大馬人來新加坡工作。 反之,平日下班時間就換 新加坡 TO馬來西亞塞了。

身為遊客,要錯開容易塞的通關時間問題不大,我們一早就要去搭車了。

https://www.easybook.com/      訂票網站,滿直觀的,可線上刷卡。

不同於上次客難的轉車練經驗值,這次直接搭直達車到馬六甲,甚至加點價直接搭到馬六甲市區旅館附近。

折扣後3人,66.09新幣。 一人500台幣有找,花點錢買方便。

克難轉車路線: 
 1.  武吉士附近的Queen St巴士站搭CW2公車到馬來西亞新山拉慶巴士站
 2.  新山拉慶巴士站->馬六甲巴士總站
 3.  17路公車進馬六甲市區

懶人路線: Queen St巴士站搭707-inc直達馬六甲市區。

707-inc,GOOGLE MAP2.9顆星,踩地雷一下,人品不錯,是趟滿舒適的移動。

快轉回到一早,搭GRAB到武吉士後,找了家有冷氣的館子吃早餐,確認一下回台灣要賣掉的EZ-LINK餘額,就去Queen St巴士站等車了。






時間差不多就看到我們要搭的大巴出現了,位置和冷氣都滿不錯的。

一邊移動一邊開著GOOGLE MAP,發現路線偏西,和三年前走新柔長堤的CW2完全不一樣。

此時心裡大概知道是要走第二通道了。

陸路通關流程:

下巴士(行李留車上)->出境新加坡->上巴士->下巴士(帶行李)->入境馬來西亞

大概是這樣,不要太誇張delay,大巴都會等人的。

小插曲:出境新加坡時,很快和同車旅客走散了,排到一排很多印度人的隊伍,他們貌似自動通關,愈想愈不對勁後,火速換到人工櫃台,順利出境後看到大巴和司機還在等我們後有點感動。

至於入境大馬,更是迅速,就差在行李要過X機而已。

也是個三訪大馬,下一站-馬六甲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